东辰安华学习网专业分享各种生活知识、常识,和大家一起共勉!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雾凇沆砀的沆砀的意思(求“沆砀”的解释)

2024-07-06 14:05:19栏目:商业
TAG: 作者  弥漫  意思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雾凇沆砀的沆砀的意思这个问题,求“沆砀”的解释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怎样赏析诗句“雾凇沆砀
  2. 雾凇沆砀的沆砀
  3. 雾凇沆砀的读音是什么
  4. 求“沆砀”的解释

怎样赏析诗句“雾凇沆砀

首先其大概的意思是: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作者以何等空灵之笔来写湖中雪景: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

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你看,“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此真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出矣。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生定在那儿,丝毫也撼动它不得。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扩展资料: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湖心亭看雪》是张岱《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明王朝灭亡后所写,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本文的主旨是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雾凇沆砀的沆砀

“雾凇沆砀”中“沆”的意思是夜间的水气,露水;“砀”的意思是广大,弥漫。合在一起的意思是白气弥漫的样子。出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湖心亭看雪》。

张岱(1597年10月5日-?),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晚明文学家、史学家,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之一[1]。他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四大史家”。

雾凇沆砀的读音是什么

wùsōnghàngdàng

“沆”,普通话读音为hàng。“沆”的基本含义为漭沆,沆漭,如沆浪;引申含义为〔沆瀣〕露气,如“呼吸沆沆兮餐朝霞”;〔沆瀣一气〕喻气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大水,如沆茫。

在现代汉语中,沆字常用作形容词,形容水泽广阔无边的样子,如沆漭沆浪。

求“沆砀”的解释

雾凇沆砀读音wùsōnghàngdàng解释冰花一片弥漫出自《湖心亭看雪》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白色霭气[whitemist]。如:沆瀣之水(夜半由露气凝结而成的水);沆瀣(秋天早晨的白色霭气);沆瀣相投(彼此志气投合)沆:hàng

1.〔~瀣〕露气,如“呼吸~~兮餐朝霞”。

2.〔~瀣一气〕喻气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3.大水:~茫。~漭。砀dàng1.有花纹的石头。2.被冲荡而出:“奇舟之鱼,~而失水,则蚊能苦之”。3.振荡:“回猋肆其~骇兮”。

4.广大:“玄玄至~而运照”。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whitemist]。如:沆瀣之水(夜半由露气凝结而成的水);沆瀣(秋天早晨的白色霭气);沆瀣相投(彼此志气投合)

关于雾凇沆砀的沆砀的意思和求“沆砀”的解释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