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学习网专业分享各种生活知识、常识,和大家一起共勉!

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


请问法定节假日的定义是什么(为什么很多工厂在法定节假日都不放假呢既然是法定,不放假违法吗)

2024-06-27 03:37:45栏目:商业
TAG: 小时  法定  放假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请问法定节假日的定义是什么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请问法定节假日的定义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很多工厂在法定节假日都不放假呢既然是法定,不放假违法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很多工厂在法定节假日都不放假呢既然是法定,不放假违法吗
  2. 上24小时,休48小时,全年没有假期,是否违反劳动法
  3. 元旦是法定节假日吗
  4. 2021-2022年所有假期

为什么很多工厂在法定节假日都不放假呢既然是法定,不放假违法吗

不放假违法吗?肯定地说,法定假日不放假既不不补休又不额外发加班工资的,违法;法定假日不放假,事后给了补休假或者发了加班工资,不违法。这要从一部法律说起。这部法律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就是说,用人单位在上述列举的法定节假日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如果用人单位确实不能放假,就应该在以后补休。对于不能放假又不能补休的,《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作了这样的规定,(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以上是《劳动法》对劳动者休息权的保护和救济的硬性规定。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部分用人单位存在既不放假、也不补休、更不发加班工资的现象。碰到这样的情况,咋办?《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是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二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大家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农民工工资不能拖欠。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一点帮助。谢谢!

上24小时,休48小时,全年没有假期,是否违反劳动法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看起来比较热门,看了楼上近百名大咖的回答,老朱根据自己的经验,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老规矩,先说答案:违反劳动法!

关于上班时间(加班)的问题,一直是引发劳动纠纷的重要原因。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出勤时间是完全合法的呢?

合法的出勤(工作)时间

关于到底多少小时属于合法的出勤时间,其实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

《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如何理解这两个法条?

也就是说,只要用人单位每周安排劳动者休息一天,每日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就是合法的!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第三条国家实行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0小时的工时制度。

乍一看,这两部法律法规的规定存在冲突,虽然说《劳动法》属于上位法,其法律效力要高于《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如果是执行标准工时制的企业,依然是按照每周5天每周40小时的出勤制度,每天超过8小时的出勤,应视作“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企业要支付150%的工资,且不能安排调休。

何为综合计算工时制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行业存在季节性特点,无法执行标准工时制,因此,《劳动法》也规定了另一种工时制度——综合计算工时制。

所谓综合计算工时制,是指因工作性质特殊或者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需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作业,采取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一种工时制度,如建筑、旅游等岗位。但其平均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岗位,需企业报经当地市区县劳动保障局批准,未经批准,不能任意扩大范围。

综合计算工时制如何计算加班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其工作时间不区分制度工作日与公休日。

员工在综合计算工时一个周期内只要总的实际工作时间没有超过法定总的工作时间的,其在公休日工作,不需支付200%加班工资。

但是,如果是在法定节假日上班,依然应该支付300%的加班工资。

那么,在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制时,到底一个月工作超过多少个小时就属于加班了呢?

针对这个问题,网上有两种说法:167小时和174小时。各是怎么来的呢?

174小时

很多朋友都知道,因为法定节假日是带薪的,所以我们的月度计薪日是21.75天(365天-104天双休日=261天,261天÷12月=21.75天/月)

然后每天工作8小时,21.75×8=174小时。

167小时

21.75天是计薪日,但是法定节假日是不用上班的,所以我们一年的法定出勤日其实只有250天(365天-104天双休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每个月的法定出勤日就是20.83天(250天÷12月=20.83天/月)。

然后每天工作8小时,20.83×8=166.64≈167小时。

那么,究竟是174还是167呢?很显然应该是167小时。

也就是说,对于综合计算工时制的劳动者来说,如果是以月为周期来计算工作时间,那么每个月超过167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就视为加班,由于综合计算工时制不区分工作日和休息日(双休日),所以企业一律按延长工作时间的标准(150%)支付加班费。

楼主的问题答案为啥是不合法?

从问题来看,楼主所在的企业执行的应该是综合计算工时制,我们假定已经得到了当地劳动主管部门的审批同意。

首先,全年无休涉嫌违法,法定节假日需要安排劳动者休息,否则,就需要支付300%的加班工资。

第二,上24小时,休48小时,相当于是工作1天休2天,是否违规了呢?

我们假定以一个月为单位来核算。

在一个月中,劳动者共工作了10天,折算为240小时。很显然,远远超过167个小时的法定月出勤小时数,《劳动法》规定若因工作需要,可以安排劳动者加班,但每月加班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由此可见,167+36=203小时应该是每个月出勤时间的上限。

那么,这多出来的240-167=73小时,企业必须支付150%的加班工资。

如何看待996?

看了上面的回答,很多朋友可能会说,在现在的互联网企业,大量存在996的现象,那么,如何看待996呢?

如前所述,法定的每年出勤天数为250天,折算下来正好是2000个小时(250天×8小时/天=2000小时)。

但对于996来说,每年的出勤小时数是(365-52-11)×12=3624小时,差不多是法定出勤小时数的两倍!

如果是计算加班费,实行996工作制的“互联网民工”每年的出勤时间折算下来应该是2000+(365-104-11)×4×1.5+52×12×2=4748小时!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应该拿正常工资水平的2.374倍才是完全合法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

【统一回答】

这篇回答出来后,已经累计超过了8万的阅读量很多条友私信联系我,询问他的工作时间是否属于超时,能否主张加班费?

老朱要说的是,本篇回答中所计算的只是最常规的情况,实际操作中还要看劳动合同中是如何约定的,考勤制度中队加班是如何规定的,工资表中是否列明了加班工资这一项等等!

各位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信给我!

@HR新知派@头条职场@李国庆@头条号@混沌大学

元旦是法定节假日吗

元旦是法定节假日。

1、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在不同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元旦的时间定位各不尽相同。公历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以公历为历法的国家,都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举国放假。

2、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从汉武帝起,规定阴历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3、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2021-2022年所有假期

①元旦1月1日放假;②春节:2月7日(除夕)-13日放假,2月6日、14日上班;③清明:4月4日,连休3天;④劳动节:5月1日,连休3天;⑤端午:6月9日-11日放假,12日上班;⑥中秋:9月15日-17日放假,18日上班;⑦国庆节:10月1日-7日放假,10月8日、10月9日上班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