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学习网专业分享各种生活知识、常识,和大家一起共勉!

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出处在哪(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典故)

2024-07-03 20:56:58栏目:商业
TAG: 湖南  书院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出处在哪,以及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典故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全诗
  2.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典故
  3.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到底是什么意思
  4.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指的是湖南人吗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全诗

语出岳麓书院的一副对联。

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即楚材晋用的典故。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本为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

意思是: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这里人才鼎盛。惟,语助词,没有意义。这句相当于“楚有才”,“惟”并不是简单的和“唯”对应的。至于“斯”,是这里的意思。

出处: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典故

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

上联“惟楚有材”,典出《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本为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全联的意思或可理解为;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岳麓书院更是英才齐聚之会所。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到底是什么意思

湖南长沙岳麓山的岳麓书院的二门上赫赫书写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甚”八个大字,意思是说楚湘之地,都得益于湖湘这块热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据湖南学者研究,认为湖南之所以能在中华文明历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因为来自于湖湘文化的精神,这就是“无所依傍,浩然独往”的精神,它成为湖南士民敢于冲决网罗的文化底蕴,演化出强烈的求新求变精神和坚决的反封建精神。湖南人卓励敢死和勇为天下先的气质风格鲜明地构成了湖湘文化中的“独立根性”,以及“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的品格。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指的是湖南人吗

指的是湖北,这句话的实质是指楚文化博大精深,并未指哪个地域或者哪里人。楚文化的核心在湖北,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荆州(所谓荆楚大地的来历)。湖南的北部当时属于楚国辖地。屈原是从荆州发配到当时所谓落后地区汨罗投江的。屈原是但是王室的本家,所以,屈姓和熊姓是本家。这个当然是题外话。

唯楚有才的正真出处,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惟楚有才”。这个描述的故事,稍有历史常识的人,就可以推断出,唯楚有才说的是何地。当然,这个“惟”(亦作“唯”),是个语气助词,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那么为什么湖南一直牵强的认为唯楚有才说的是湖南呢?他们的有一段故事,说清嘉庆年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和故事就此撰成。也成为了湖南认为说的是自己的最终的证据,。

但是这个故事实际上在描述的时候,一般在前面会加上:“相传”或者“据说”,那么实际情况就不可考证了,显然是占不住脚的。史学界一般认为这个是湖南人自己杜撰的。

因为在湖北武汉武昌中学的匾额上,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挂了惟楚有材的匾额,岳麓书院正式的悬挂这个匾额的时间,是湖南大学在1984年悬挂的。当然,他们在选正时,也并没有想到被一所中学所用。我看到有的地方湖南人留言说由于湖南出的顶尖人才比湖北多,所以。。。。。这个是贻笑大方的。先不说其说法的准确性,光基本常识和历史常识都是不具备的。

所以,关于惟楚有材社会上有几个关键性的错误有待纠正:

1-惟,并不代表唯一,所以,大可不必认为是古人在贬低别的地方的人。古人没有现代人无聊。

2-这句话说的显然不是湖南

3-惟楚有材,跟湖南大学一点关系都没有,当然岳麓书院和他的关系也是没有的。至于湖南大学和岳麓书院的关系,大家自然都清楚是怎么回事。

4-这句话,不适合炒作,那个地方炒作的多,那个地方的人,显然很浮躁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