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学习网专业分享各种生活知识、常识,和大家一起共勉!

当前位置:首页 > 指导


争渡下一句是什么(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下一句是什么)

2024-02-16 12:43:13栏目:商业
TAG: 作者  一句  有缘  是什么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争渡下一句是什么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争渡下一句是什么的知识,包括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下一句是什么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请问:争渡,争渡,后面是什么
  2.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什么意思
  3. 争渡有缘人后面一句是

一、请问:争渡,争渡,后面是什么

1、此句中的“争”为通假字,同“怎”,读作zěn,意思是怎么,怎样才能。争渡即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者】李清照【朝代】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2、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译文还记得那次在溪边亭中游玩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

3、尽兴以后大家乘着夜色赶快掉转船头,却不料走错了路小船划进了藕花深处。怎么出去呢?

4、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鸣鹭。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此为忆昔之词,非当时当地所作。李清照十八岁之前到汴京,二十四岁时,翁舅赵挺之被罢相,不久她便随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离开京城到了青州,也离开了与她有诗词唱和之谊的前辈晁补之、张耒等人。

5、赵明诚是金石学家,“屏居”初年,李清照的创作雅兴,一度转移到与丈夫共同搜集、整理、勘校金石书籍方面。

6、所以此词当是作者结婚前后,居汴京时,回忆故乡往事而写成的,也就是词人十六七岁至二十三四岁之间的作品。

7、细审作者行实,此词大致可系于她十六岁(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之时,是时她来到汴京不久,此词亦当是她的处女之作。作品鉴赏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

8、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9、“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10、“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11、“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12、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

13、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14、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15、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16、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17、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以优闲的游兴始,中经溪亭玩醉,急切回舟,误入藕花,最后惊起鸥鹭,全词最后一切都统一在白色鸥鹭苍茫暮色的大自然景色之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动作和情绪,起伏变化,很富于节奏感。

18、词人把瞬时的神情,瞬时的动作,瞬时的音容,瞬时的景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极富立体感的生活画面。

19、这是一个永恒的活生生的生活画面。

20、这是画面在清新之景中渗透了野逸之情。

21、它不像《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那样带着富贵之气,也不像《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那样带着衰飒之气,而是表现了作者青春时期的野逸之气。

二、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怎么渡船呢,怎么渡船呢,惊起了沙滩上的鸥鹭。题目中问到的词句出自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所作的《如梦令》,这是全词的最后几句,语言生动,意境和谐,妙趣横生,千百年来为人称道。

三、争渡有缘人后面一句是

1.争渡有缘人,只结有缘客。世间所有的一切事物或现象,把过去、现在、未来作为三世,遇见即是缘分。

2.争渡有缘人,这世间缘法皆有定论。属于自己的,终归还是自己的;不属于自己的,再怎么也强求不来。

3.争渡有缘人,因果规律是宇宙间最根本的规律,就如同“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