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学习网专业分享各种生活知识、常识,和大家一起共勉!

当前位置:首页 > 指导


古代致是什么意思(《孙子兵法》中“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023-12-14 18:36:28栏目:商业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古代致是什么意思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古代致是什么意思以及《孙子兵法》中“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书信此致后可以写什么

书信的格式大致就是开头顶格写称呼,下一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正文结束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之后可以写祝福语,最后落款姓名日期。

二、《孙子兵法》中“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善于打仗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这句话出自《虚实第六》,主要含义是在战场上要把握主动权调动敌人,而不能被敌人调动。

大凡先期到达战地等待敌军的就精力充沛、主动安逸,而后到达战地匆忙投入战斗的就被动劳累。所以,善战者调动敌人而决不为敌人所调动。

能够调动敌人使之自动前来我预想的战地,是用利益来引诱;能使敌人不能先我来到战场,是设置障碍、多方阻挠的结果。

所以,敌人若处军安逸,能使之疲劳;若敌人粮食充足就能使之匮乏;若敌人安然不动,就能使他不得不行动起来。扩展资料:毛泽东研究、借鉴《孙子兵法》:毛泽东探寻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也是他研究、运用古代兵法的过程。

以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敌人,是摆在毛泽东面前的现实问题。

这个问题,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里没有答案,西方的军事著作里也没有答案。《孙子兵法》、《六韬》、《尉缭子》等中国兵法著作里有丰富的以弱胜强的思想可供借鉴,这是毛泽东研究中国古代兵法的内在动力。中国古代兵法给了毛泽东战胜强大敌人的信心和智慧。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注重军事理论研究,注重吸收古代兵法中有生命力的成分,借以充实、完善革命军事理论,指导革命战争。

在革命处在危难之际,毛泽东提出了“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既是革命形势所迫,也是其受古代兵法思想影响的结果。

毛泽东倡导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就是受到《孙子兵法》“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思想的影响。

毛泽东以此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这既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毛泽东对《孙子兵法》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的结果。

到陕北后,毛泽东为撰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曾三次给在白区工作的刘鼎、叶剑英等人写信,非常迫切地要他们“买一部《孙子兵法》来”,可见《孙子兵法》对毛泽东构建军事思想体系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著作中反复引用《孙子兵法》,借鉴兵法思想研究战略问题,指导革命战争实践和抗日战争实践。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实践中,赋予了《孙子兵法》新的生命,发掘了《孙子兵法》新的价值。

三、“若”“是”“斯”“特”“修”这些字在古文中的意思与例句

“若”<

1>如同、像:天涯若比邻<

2>假如;如果: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3>同、相当:彼与彼年相若也。<

4>及、到:病未若死。<

5>比得上: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6>你[们];你[们]: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7>这么、那么。用同“偌”:老太太若大年纪。——《红楼梦》<

8>至于,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9>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卫风?氓》是(1)对的,正确的:立是废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2)概括的词。凡是,任何。如:是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处(到处;处处)(3)代词,此,这: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是日(此日,这一天;是可忍,孰不可忍(4)赞同;认为正确;肯定: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贬低现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指评定是非(5)订正:如:是正(订正;校正)(6)遵从,以为法则:不法先王,不是礼义。(7)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8)商业、职业或政府的事务、业务或国务: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范晔《后汉书》斯(1)扯裂:今俗语犹呼手裂为斯(2)分开: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庄子》(3)距离;离开:华胥氏之国…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列子?黄帝》(4)“此”,这,这个: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宋?范仲淹《岳阳楼记》(5)通“厮”。古时干粗杂活的奴隶或仆役。引申为卑贱(6)白色:有兔斯首,炮之燔之。(7)表示结构,相当于“之”、“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小雅?斯干》(8)用在倒装宾语和动词之间,以确指行为的对象,相当于“是”:笃公刘,于京斯依。――《诗?大雅?公刘》(9)用在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然”:王赫斯怒,爰整其旅。――《诗?大雅》(10)指文化或文人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皇上》特(1)名词。雄性的牛马:凡马,特居四之一。——《周礼?夏官?校人》泛指牛:高辛氏人家生一犬,初如小特。——樊绰《蛮书》(2)形容词。独特,特异;突出;特别: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韩愈《伯夷颂》(3)副词。单独;单单;特地:使韩信特将北击之。——《汉书?张良传》特怪老人。——清?周容《芋老人传》(4)只,仅,不过:特以诈佯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修〈动词〉(1)修饰,装饰。美要眇兮宜修。——《楚辞》(2)整修;修理:古不修墓。——《礼记?檀弓》(3)兴建;建造:乃重修岳阳楼。——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修堤梁,通沟浍。——《荀子?王制》(4)[学问、品行方面]学习、锻炼和培养:一善易修。——唐?韩愈《原毁》(5)整治: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三国志?诸葛亮传》(6)实行;从事某种活动:食土不均,地之不修,内有辱於国。——《国语?吴语》。“垦也。”(7)编纂;撰写;写:始末修撰,凡十六载。——《北史?序传》(8)设。置备:修其簠簋。——《国语?周语》。(9)循;遵循: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10)通“休”。休整;休养[rest]。(11)修订,修改,改正:欲自修改。——《世说新语?自新》〈形容词〉1、长: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齐策》2高;大: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王羲之《兰亭集序》3、远[distant]。如:修阻(路途遥远而阻隔)。4、善;美好:伊中情之信修兮。——张衡《思玄赋》〈名词〉通“脩”。致送师长的酬金[present]。降说屦,升坐修。——《礼记?乡饮酒义》。钱宫詹云:“即仪礼之升堂乃羞,今之修爵。”

关于本次古代致是什么意思和《孙子兵法》中“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