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学习网专业分享各种生活知识、常识,和大家一起共勉!

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


之在古文中什么意思是什么(之代表什么意思)

2023-09-26 04:30:35栏目:商业
TAG: 相当于  表示  意思  关系  什么

大家好,关于之在古文中什么意思是什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在古文里,之代表什么意思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之于”是什么意思
  2. 在古文里,之代表什么意思
  3. “之”字、“为”字在文言文中的多种意思
  4. “之,于,而,以”在文言文中所有的解释

“之于”是什么意思

和“对于”是近义词,可以理解为"......对于......来说,(就像是......)”。例如:“液压系统之于工程机械,好比骨骼之于人体,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中文名

之于

近义词

对于

出处

《诸稽郢行成于吴》

之:“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于:对、对于。

【释义】之于:对于。

之于:《诸稽郢行成于吴》“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在古文里,之代表什么意思

“之”分别有以下意思: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举例: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举例: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举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举例: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举例:“之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举例:久而久之。

7、往,到;举例:“吾欲之南海”。

“之”字、“为”字在文言文中的多种意思

1.做代词:

①一般:第三人称的人、事、物

②特殊:

(1)第一人称:君将哀而生之乎

(2)指示代词:表复指,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故为之说

2.做助词:

(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2)语气助词:调节音节,无意义。久之,蛇竟死/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填然鼓之

(3)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虽我之死/人之立志/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4)提宾句的标志:何陋之有/今子是之不察

3.做动词:到、往。子将安之

1.做介词:给、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做动词

(1)做、成为

(2)表判断“是”具为一体/中轩敞者为舱

3.表疑问的语气词:何哭为

4.表被动: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不为人所窥者

“之,于,而,以”在文言文中所有的解释

你好!!!

1、之:代词:我见相如,必辱之(代“相如”)《廉颇蔺相入列传》;助词: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耳矣!《三国志》,宋和罪之有?《墨子》;连词:皇父之二子四焉。《左传》这里之的用法同“和”。

2.其

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例:①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其:他的。)

⑵其中,其中的。例: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⑶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①并自为其名。

⑷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①妻跪问其故。

⑸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又能拿这些泥士石头怎么样)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例:①其不设色者:曰水墨。(其:那。)②云?(其往:其后,将来)

⑺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⑻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例: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其:这种)

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例: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⑽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例:①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例: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3.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4.以

1、因为,由于:例: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2、而。例:

⑴有好事者船认入。

3、把,拿,用。例:

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5.于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文章分享结束,之在古文中什么意思是什么和在古文里,之代表什么意思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