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学习网专业分享各种生活知识、常识,和大家一起共勉!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


何当共剪西窗烛是什么意思(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什么意思)

2023-09-20 23:55:23栏目:商业

很多朋友对于何当共剪西窗烛是什么意思和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什么意思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同窗共剪西窗烛全诗
  2.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什么意思
  3. 何当共剪西窗烛,当的含义
  4. 何当共剪西窗烛全诗

同窗共剪西窗烛全诗

诗句出自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

全文如下:《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原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创作背景: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他们认为,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氏是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讯。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

作者简介:

李商隐(813—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唐文宗年号,836—840)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

何当共剪西窗烛,当的含义

“当”的含义:时候

“西窗”与诗人写作的地点和时间有关,更有利于传达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与孤独之感。

诗人在“西窗”能看到月亮的时候,已是深夜。不见月上西窗,惟闻雨打芭蕉,能更好地传达出诗人因为思念妻子而辗转难眠的孤独与悲凉。“西窗剪烛”,则进一步体现了诗人与妻子的秉烛长谈。

何当共剪西窗烛全诗

答:何当共剪西窗烛的全诗是《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请通过!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何当共剪西窗烛是什么意思和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什么意思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