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学习网专业分享各种生活知识、常识,和大家一起共勉!

当前位置:首页 > 点子


三线军工是什么意思(湖北襄阳三线厂有哪些)

2023-09-18 14:57:59栏目:商业
TAG: 三线  航空  生产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三线军工是什么意思的问题,以及和湖北襄阳三线厂有哪些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三线精神代表人物
  2. 1958年三线建设是什么
  3. 湖北襄阳三线厂有哪些
  4. 三线建立时期建立的航空工业基地是

三线精神代表人物

"三线精神"是指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和国防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种精神风貌。代表人物包括:

1.杨根思:杨根思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在克服种种困难和艰苦条件下,率领团队勘探出了中国第一口大油田——大庆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罗建堂:罗建堂是中国兵器工业的先驱,他在三线建设中带领科技人员和工程师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成功开发出一批重要的军工装备,为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3.刘锡五:刘锡五是中国火箭技术专家,他在三线建设中领导和参与了一系列重要火箭技术的研发和生产,为中国的空天强国梦奠定了基础。

这些人物都是"三线精神"的代表,他们在艰苦条件下坚持不懈,迎难而上,为中国的国防和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对于当代中国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958年三线建设是什么

大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在1964年至1978年间,展开的、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工业体系建设。简单地说,就是在以四川为中心的广大西南地区建立相对于全国独立的、“小而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生产体系、资源能源体系、军工制造体系、交通通讯体系、科技研发体系和战略储备体系。什么要这样做?一句话,就是建立中华民族的“战略大后方”。

湖北襄阳三线厂有哪些

襄阳市作为我国三线军工单位比较集中的城市、国务院确定的三个军转民试点城市之一,该地区军工企业主要集中在襄阳市郊、南漳、谷城、宜城和老河口等县市。

这些企业包括,汉光电工厂(汉光电子集团)、建昌机械厂、漳河机械厂(襄重)、长坪工具厂(江华)、红旗机制厂、红山化工厂(华中制药)、红星化工机械厂(航天42所)、5713工厂、江山机械厂、华光器材厂、东方化工厂、鄂西化工厂、卫东机械厂、汉江机械厂、宏伟机械厂、汉丹机械厂、609、610研究所、3542工厂、襄樊内燃机厂、湖北化纤厂等四十多家三线企业,以及1990年代陆续从十堰地区整体迁来的原总后的几家军工厂--3611、3607、3545工厂,2397军工医院。

三线建立时期建立的航空工业基地是

黔中腹地,有一座集飞机制造、飞机发动研发生产、发动机零部件生产等于一体的航空工业城市,那就是安顺市。

这座航空工业城市,在波澜壮阔的“三线”建设中崛起,无数“三线人”用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铸就大国重器,为充实国防力量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奠定了安顺市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位于安顺高新区的黎阳航空展览馆内,一幅幅黑白图片、老物件、场景再现等浓缩展现了“三线”建设者的奋进姿态和奋斗故事。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1964年,为加强战备,中央决定建设第二套完整的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体系,将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生产资源逐步迁入三线地区。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将研制、生产航空武器装备的011基地管理机关及其下属主体工厂布局在安顺,主要涵盖飞机和发动机主机研制生产企业及其零部件配套和专业化企业,拉开了航空工业在安顺的发展序幕。

“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国家一声号令,人心凝聚。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航空科研人员、干部和工人告别家人,满怀激情奔赴安顺,战天斗地拓荒三线。

按照“靠山、分散、隐蔽、进洞”的方针,18家生产企业、2个设计所、2个材料供应库先后投入建设,研制国防急需的歼击机。在没有水、没有电、没有路、没有房的极端艰苦条件下,“三线人”怀揣着航空报国的坚定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精神,头顶蓝天、脚踏荒原,日夜在深山峡谷、荒凉旷野,踏勘选址、勘测设计,开山放炮、修路架桥,用双手筑起航空工业生产基地,一座座厂房在山沟里、山洞中崛起。“三线人”用艰辛、血汗创造了一个个奇迹,130、131等一个个生产基地先后建成。

已经退休14年的原贵航集团011系统退休职工童鹤龄致力于研究“三线”文化,对“三线”建设如数家珍。虽然那些岁月已经远去,但每每提起,都能让他心潮澎湃。

“‘三线’建设时期,航空飞机生产成为军工的重要战略,尽管生产基地建成,但生产条件简陋,车间小,全靠人力。”他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三线”精神,克服种种困难,攻克了一个个难关,航空报国的梦想得以实现。

经过无数次研发、改进、生产,1970年,涡喷—7发动机成功点火,标志着贵州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研制成功,随后第一架歼六Ⅲ型飞机首飞成功,结束了云贵高原上不能生产飞机的历史。从此以后,011基地先后完成各型飞机、航空发动机、航空辅机产品、航空零备件产品等的生产,航空工业在安顺大地实现繁荣发展。

“三线”企业蓬勃发展,一代代新型产品,加强了航空战备力量,建起的高科技科研项目,也深刻改变着安顺的工业化进程。

50多年过去,“三线”建设成为历史潮流中的精彩一页,而当年的“三线”生产基地,在经过不断整合、重组、发展后,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安顺市新型工业的一张靓丽名片,形成了较完整的航空整机及零部件研发、制造、服务保障体系,并带动了地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逐渐形成集群。

作为从事战斗教练机/无人机研制、生产的国有大型军工企业——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经过50多年的发展,先后研制、生产交付了数十个型号的歼击机、教练机、无人机等航空产品和非航空产品。从1970年的歼六Ⅲ型飞机首飞成功,到1985年歼教七飞机首飞上天,再到2017年航空工业首批多架外贸“山鹰”从贵飞起程,飞出国门……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越来越丰富,“朋友圈”越做越大,以“贵飞工业联合体”为载体的智能化、集群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现在,以三线建设航空工业为主体,安顺加快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带动其他装备制造业实现快速发展,黎阳航空、贵州贵航云马汽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航空、汽车装备企业逐渐崛起,为安顺市工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20年,安顺市装备制造总产值120.2亿元。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